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马斯克的Robotaxi正加速驶来: 从奥斯汀启程

发布日期:2025-05-23 03:02:24 浏览:37375

在CNBC最新专访中,埃隆·马斯克再度抛出极具争议性的预测:6月起,特斯拉将在奥斯汀街头部署第一批无人监管的Robotaxi,并预计到2026年底,数十万辆全自动驾驶车辆将投入运营。

CNBC记者大卫·费伯与马斯克围绕技术、安全、监管和商业模式展开深入对话,马斯克借着这次机会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他对未来出行的系统性重构野心,“从零到一”,在快速驶入现实的道路上。

Robotaxi上路:

从孤车夜行到规模运营的现实跃迁

马斯克在访谈中开门见山地确认:今年6月,特斯拉将在德州奥斯汀率先部署Robotaxi服务,并将在最初阶段投入约10至12辆自动驾驶车辆,这些车辆将在无安全员、无乘客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随着数据积累和运行表现的优化,特斯拉将逐步扩大规模,几个月内增至1000辆,并进一步扩展至洛杉矶、旧金山、圣安东尼奥等更多城市。

部署节奏体现出马斯克对技术落地的谨慎态度,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已经在“全天候、零干预”状态下运行良久,但无人监管模式仍需通过现实场景的逐步验证来赢得信任。

特斯拉采取“先局部、后扩展”的策略,从有限车辆数量入手,监测异常干预与安全表现,以确保城市间复制路径的稳定性。

采访中,大卫·费伯提到自己曾在夜间看到一辆“孤独行驶”的特斯拉,从机场驶过奥斯汀街头。马斯克回应道:“它确实看上去有点孤单。”

轻描淡写背后,是他对这一技术具备商业化条件的笃定信念,明确表达了“无人监管”的落地时间表:2026年底前,美国道路上将出现数十万台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的特斯拉汽车。

目前已有超过100万辆搭载FSD系统的特斯拉汽车在运行中,下一步的关键,是打破人类监管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这是对公共信任和监管体系的挑战。

Part2

从监管到平台模式:出行未来图景

监管问题却是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变量,马斯克认为美国当前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法规体系“极度混乱”——既有州一级的批准程序,又有城市层面的独立规制,这种多头监管格局大大限制了自动驾驶车辆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部署。

在这个采访中也呼吁建立一套联邦层级的统一规则,如同对高速公路驾驶的管理模式,以消除地区间的法规碎片化。

谷歌旗下的Waymo已在加州等地获得自动驾驶许可,但马斯克强调,特斯拉更具优势在于其“原生平台化设计”——FSD不仅运行在特斯拉车辆上,还可以授权给其他厂商,“我们非常愿意开放FSD技术的授权。”

这种授权意向背后,隐藏的是特斯拉对未来自动驾驶生态主导权的企图,马斯克不愿陷入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直接对比,甚至表示“我不关注他们”。在他看来,真正重要的不是竞品,而是“做出完美的产品”。

这既是对FSD技术路径的自信,也是对特斯拉平台商业模式的一次再确认。

未来特斯拉自动驾驶将走向“Uber+Airbnb”的融合路径。特斯拉车主将可以像出租空余房间一样,将闲置车辆投入Robotaxi网络,实现自动化收益。

通过软件订阅服务(目前售价为每月99美元),车主不仅获得自动驾驶服务,还能在不使用车辆时出租获取收益,最大化车辆生命周期价值。

而这背后更深层的变化,是个人资产和城市出行关系的重构。在马斯克的设计中,一辆特斯拉不再只是私有交通工具,更是共享平台中的“节点”,可随时参与城市交通运力调度。

这种分布式共享架构,结合FSD能力和OTA更新能力,为特斯拉打造出一整套动态的出行经济闭环。

从奥斯汀开始,马斯克希望以现实表现取代“PPT造车”的质疑,Robotaxi的技术准备已逐步成熟,但真正决定它能否成为主流交通方式的,不是GPU算力或软件版本,而是社会制度的响应能力与公众信任的建立过程。

马斯克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谨慎推进”与“逐步扩展”,这与他过往大胆承诺、“超前预言”的风格形成某种微妙的反差。或许他已意识到,自动驾驶不再仅是工程问题,而是社会系统重构的起点。

特斯拉现在已经从单纯的造车公司中跳出来,新赛道Robotaxi是对城市交通、个人资产、劳动模式乃至立法体系的系统性挑战。如果说过去十年是特斯拉挑战汽车产业本身的十年,那么接下来的十年,马斯克步子更大,试图重新定义人类的出行逻辑。

6月起驶上奥斯汀街头的那一批“孤独的车”,是这一变革的起点,但是是否能走得下去,真不好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